近日,貴州省相關部門網站顯示,近期該部門對電磁爐產品質量進行了定向監(jiān)測,隨機抽取樣品101個批次,22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的項目為能效等級和能效限定值等。從安徽省有關部門通報的2013年第三季度電磁爐、豆?jié){機質量監(jiān)測情況中發(fā)現,有5批次電磁爐不合格。不合格的項目為能效限定值和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能效限定值。從這些抽查結果可以發(fā)現一個共同點,就是能效限定值不合格。
筆者了解到,某品牌電磁爐生產技術人員。他說,能效限定值不合格主要反映在電磁灶產品的熱效率測試值超過其能效標識上的能效等級限定值。根據家用電磁灶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級標準GB 21456的要求,3級能效等級其熱效率應達到86%,而實際測試過程中發(fā)現有部分電磁灶熱效率只能達到84%或者更低,這樣就會造成對電能的浪費。能效虛標問題早已經是家電行業(yè)內的一個通病,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家電行業(yè)競爭激烈、魚龍混雜,業(yè)內技術參數虛標的情況并不只存在于一兩個企業(yè)身上;虛標的項目除了能效等級,還有容積量等。深圳的李小姐去年在一家商場買了一個230元的電磁爐,上面標寫的能效等級為2級,但使用一段時間后李小姐發(fā)現電費比平常要高出很多。后來李小姐拿電磁爐去做檢測發(fā)現能效等級為4級。
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不合格也是造成電磁爐產品不合格的一個原因。據專家介紹,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不合格,主要反映在電磁爐面板上的按鍵或數碼管顯示處,用試驗指甲揭開貼膜后,B型試驗探棒觸碰印刷電路板上的元器件帶電引腳,或者器具背面的可調孔無適當防護,造成器具在對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不符合安全標準要求。器具在正常使用中,誤觸碰到帶電部件,很可能發(fā)生觸電事故,造成人身傷害。
今年10月25日,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PEX)對中國產一種電磁爐發(fā)出消費者警告。由于該款電磁爐的電線絕緣和耐熱性不足,且沒有固定好,使用者易接觸發(fā)熱和帶電部件,存在觸電的危險,不符合歐盟低電壓指令和相關標準EN 60335。
從上述數據看,不管是從國內還是出口的電磁爐產品,都隱藏著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專家提醒,目前家電設備處于使用高峰,要注意用電安全,還要檢查家電設備的使用壽命,防止爆炸、起火等事故的發(fā)生。消費者在購買電磁爐的時候注意幾點:一要選品牌。名牌產品經過安全認證,質量較好,有3C認證標志以及貼有統(tǒng)一樣式能效標識。二要看標識及使用說明書。產品的規(guī)格、型號和商標應與說明書一致,應有國家強制性認證標志(即3C標志)、生產企業(yè)名稱、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執(zhí)行標準代號等。三要看外觀結構。
對于廚電市場的這種能耗虛標的情況在行業(yè)內是大家諱莫如深的,望能夠有國標出臺對其進行管制。
![中國廚房設備網]()
【
中國廚房設備網】發(fā)表的文章內容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觀點。